正月望日乡饮宾筵归述

彩云高缬日曈昽,宾主相酬揖让中。 律里温言真盛典,民间懿行是皇风。 青蓑也滥明堂宴,朱绂还寻物外踪。 歌罢鹿鸣归劝俗,白头何敢负飞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正月望日:农历正月初一。
  • 彩云高缬:彩云高高飘扬。缬(xié):飘扬。
  • 日曈昽:太阳初升,光线朦胧。曈昽(tóng lóng):形容太阳初升时光线朦胧的样子。
  • 揖让:古代宾主相见时的礼仪。
  • 律里:指法律或规章。
  • 懿行:美好的行为。
  • 皇风:皇帝的风范或教化。
  • 青蓑:青色的蓑衣,指平民百姓。
  • 明堂宴:古代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这里指朝廷的宴会。
  • 朱绂:红色的官服,代指官员。
  • 物外踪:超脱世俗的踪迹或生活。
  • 鹿鸣:古代宴会上的一种乐曲。
  • 飞龙:比喻皇帝或朝廷。

翻译

彩云高高飘扬,太阳初升,光线朦胧,宾主在相互敬酒和揖让中交流。法律中的温和言语是真正的盛典,民间的美好行为体现了皇帝的风范。即使是穿着青色蓑衣的平民,也有幸参与朝廷的宴会;而身着红色官服的官员,则寻求超脱世俗的生活。宴会上的《鹿鸣》歌声结束后,我回到民间劝导风俗,白发苍苍的我怎敢辜负朝廷的期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正月望日乡饮宾筵的盛况,通过彩云、日曈昽等自然景象和宾主揖让、律里温言等人文景象,展现了节日的喜庆和祥和。诗中“青蓑也滥明堂宴,朱绂还寻物外踪”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平民参与朝廷宴会的喜悦,也体现了对官员追求超脱世俗生活的理解。结尾“白头何敢负飞龙”则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和对风俗教化的责任感。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