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梁少仲书却寄

书来传海客,知复在人寰。 问我为官意,输君得道闲。 晓疲金马直,夜倦石渠删。 芸阁迎风敞,松门待月攀。 怀铅消白日,采药炼红颜。 丛桂招何处,浮云出未还。 何时授丹诀,缩地访壶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芸阁:古代藏书的地方。
  • 松门:松树做成的门,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 怀铅:带着铅笔,指勤奋学习或记录。
  • 采药:采集药材,常用来比喻隐居或修炼。
  • 炼红颜:修炼以保持青春。
  • 丛桂:桂树丛生,这里可能指隐居的地方。
  • 浮云:比喻飘泊不定的生活。
  • 丹诀:炼丹的秘诀,指修炼成仙的方法。
  • 缩地:神话中能使地收缩变短的法术。
  • 壶山:传说中的仙山。

翻译

收到梁少仲的书信,得知他仍在人间。 他问我做官的意图,我却羡慕他得到闲适的生活。 清晨疲于金马直的官场,夜晚厌倦了石渠删的文书。 藏书的地方迎风敞开,松树做成的门等待月光的攀爬。 带着铅笔消磨白日,采集药材炼制保持青春。 桂树丛生的地方我该去哪里,飘泊不定的生活还未归来。 何时能得到炼丹的秘诀,使用缩地法术访问仙山。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梁少仲的羡慕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修炼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官场的繁忙与隐居的闲适,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追求。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与修炼、隐居相关的意象,如“采药炼红颜”、“缩地访壶山”等,增强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超脱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的超越。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