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退后呈郑使君十四韵
四载风烟拥节旄,大川舟楫属贤豪。
金沙涨挟青岩下,锦石秋吹碧浪高。
西郡日来沉雾雨,南溟天阔簸风涛。
四方大水无不尔,九载襄陵此重遭。
已悼室庐同泛梗,转愁衢市渐容舠。
三山欲出层波底,千水遥吞百雉牢。
万命一丝悬蚁穴,孤城三板足乌号。
蛟龙纵意骋巨壑,鸿雁伤心哀暮壕。
十道变书连日上,颓隍版筑不时操。
官疑苍水充行使,书出玄夷领郡曹。
陷溺似曾须宝筏,阻饥急用散仓廒。
安危谁辨堤防力,利涉兼知抚字劳。
白马至今歌瓠子,黄楼终古奠徐漕。
看君保障功成日,合有玄圭锡异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节旄 (jié máo):古代官员的仪仗,用以象征权威。
- 金沙 (jīn shā):指金色的沙子,这里可能指洪水中的泥沙。
- 锦石 (jǐn shí):美丽的石头,这里形容水中的石头。
- 襄陵 (xiāng líng):古代地名,这里指洪水泛滥的地方。
- 泛梗 (fàn gěng):比喻漂泊无定的人或物。
- 衢市 (qú shì):繁华的市集。
- 百雉 (bǎi zhì):古代城墙的一种,这里指坚固的城墙。
- 蚁穴 (yǐ xué):蚂蚁的巢穴,比喻微小的隐患可能导致大灾难。
- 三板 (sān bǎn):古代船只的一种,这里指小船。
- 乌号 (wū háo):乌鸦的叫声,比喻悲惨的呼声。
- 壕 (háo):护城河。
- 隍 (huáng):没有水的护城河。
- 苍水 (cāng shuǐ):神话中的水神。
- 玄夷 (xuán yí):古代神话中的东方神。
- 宝筏 (bǎo fá):佛教中比喻引导众生渡过生死海的佛法。
- 仓廒 (cāng áo):仓库。
- 堤防 (dī fáng):防洪的堤坝。
- 抚字 (fǔ zì):安抚百姓。
- 黄楼 (huáng lóu):古代建筑名,这里可能指纪念性的建筑。
- 徐漕 (xú cáo):古代的漕运,这里指与水有关的工程。
- 玄圭 (xuán guī):古代玉器,用于祭祀,这里指皇帝的赏赐。
翻译
四年的风尘仆仆,手持节旄,大河的舟楫托付给了贤能的豪杰。金色的沙子随着青岩下的洪水涨落,秋日里碧浪高涨,锦石美丽。西边的郡县日日沉没在雾雨之中,南方的海洋天阔,风涛汹涌。四方的大水无不如此,九年的襄陵再次遭受重创。已经哀悼那些如同泛梗般漂泊无定的家园,转而忧愁繁华的市集渐渐容不下小船。三山似乎要从层层波涛中突出,千水遥遥吞噬着坚固的城墙。万条生命悬于一线,孤城如同小船,足以发出悲惨的呼声。蛟龙随意在巨大的沟壑中驰骋,鸿雁伤心哀鸣于傍晚的护城河。十道的变故连日上报,颓败的护城河不时需要修筑。官员们疑似苍水充当了使者,书信出自玄夷领郡的曹官。陷溺的百姓似乎急需宝筏,饥荒急需打开仓库救济。安危谁来辨别堤防的力量,利涉兼知安抚百姓的辛劳。至今人们歌唱着白马瓠子,黄楼终古奠定在徐漕之上。看你保障功成之日,合该有玄圭这样的异褒赏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洪水泛滥后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写,展现了人类面对自然力量的无力与脆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金沙涨挟青岩下”、“锦石秋吹碧浪高”等,生动地再现了洪水的猛烈和破坏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受灾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治理水患的官员的期望。通过对“堤防力”、“抚字劳”等词语的强调,诗人呼吁加强防洪措施,关心民生,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自然灾害的记录,也是对人类抗争精神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