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苦热作

征途仍郁热,徒御苦炎氛。 节去金犹伏,烟来林更焚。 汗流如带浴,颜赭似含醺。 赤日冲炎嶂,青天堕火云。 雪山徒自远,冰井竟空闻。 何必朱鸢塞,方为老汉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徒御:随从的车马。
  • 炎氛:炎热的气氛。
  • :指金属,这里可能指金属器物因热而发烫。
  • :隐藏,这里指金属因热而变得难以触摸。
  • :红褐色。
  • :微醉。
  • 赤日:烈日。
  • 冲炎嶂:冲破炎热的山峰。
  • 火云:形容云彩像火一样红。
  • 雪山:指遥远的雪山,象征清凉之地。
  • 冰井:冰冷的井水,象征清凉。
  • 朱鸢塞:古代地名,这里指边塞。
  • 老汉军:指边塞的军队。

翻译

征途上依然闷热,随从的车马在炎热的气氛中苦苦挣扎。 节气已过,金属器物依然烫手,烟雾笼罩的森林仿佛被火烧。 汗水如带子般流淌,面色红褐似微醉。 烈日冲破炎热的山峰,天空中的云彩红得像火。 遥远的雪山自不必说,冰冷的井水也不过是空闻其名。 何必非要去边塞,才能成为老汉军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旅途中的酷热景象,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状态,传达了旅途的艰辛和炎热的不适。诗中“赤日冲炎嶂,青天堕火云”等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炎热的极致,而“雪山徒自远,冰井竟空闻”则表达了对清凉之地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则透露出对边塞生活的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