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后三夜陪焦陶二太史王董黄孙四吉士宴大将军李侯宅

盟府金貂奕世功,淹留词客醉新丰。 歌翻都护春调马,赋就甘泉晓射熊。 北里烟花过节丽,西堂樽俎助文雄。 当杯又进吹铙曲,塞上何人更引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元: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 太史:古代官名,负责记载史事、编写史书。
  • 吉士:古代对有才德的士人的美称。
  • 金貂:古代贵族帽子上的装饰,代指贵族。
  • 奕世:累世,一代接一代。
  • 淹留:停留,逗留。
  • 都护:古代官名,掌管边疆军事。
  • 甘泉:地名,在今陕西省。
  • 射熊:古代的一种射箭游戏。
  • 北里:古代长安的一个地区,以娱乐场所闻名。
  • 西堂:西边的厅堂。
  • 樽俎:古代的酒器和食器,代指宴席。
  • 吹铙曲:古代的一种军乐。
  • 引弓:拉开弓箭,准备射击。

翻译

在元宵节后的第三个夜晚,我陪伴着焦陶两位太史和四位吉士,一同前往大将军李侯的宅邸参加宴会。这里,家族世代都有金貂的荣耀,我这个词客在此停留,沉醉于新丰的美酒之中。歌声中,仿佛听到了都护春天的马调,赋诗时,脑海中浮现出甘泉早晨射熊的场景。北里的烟花在节日的华丽中绽放,西堂的宴席上,酒器和食器助长了文人的豪情。当酒杯再次举起,进献的是吹铙的军乐曲,不知塞外还有谁在引弓射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宵节后的一次盛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宴会的盛况和文人的豪情。诗中“金貂奕世功”凸显了主人的高贵与荣耀,“淹留词客醉新丰”则表达了诗人对美酒佳肴的享受。后联通过“都护春调马”、“甘泉晓射熊”等典故,展现了边疆的壮丽景象和武将的英勇。结尾的“吹铙曲”和“引弓”则巧妙地将宴会的欢乐气氛与边塞的紧张气息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