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阊门:苏州古城西门,通往虎丘方向。
- 寓目:观看,过目。
- 蓼花:一种水生植物,花小而白。
-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 菱舟:采菱的小船。
- 晚桡:晚上的船桨,这里指晚归的船只。
- 吴苑:指吴地的园林,这里泛指苏州一带。
- 伯气:指古代吴国的霸主之气。
- 胥门:苏州古城的东门。
- 归潮:指潮水退去,归向大海。
- 郭:城墙的外围部分。
- 水寺:建在水边的寺庙。
- 溪村:溪边的村落。
- 馆娃宫:古代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宫殿,位于苏州。
- 烟雨:蒙蒙细雨。
翻译
蓼花在风中摇曳,小洲上的莲花随风飘落,处处可见采菱的小船在晚风中缓缓归航。苏州这片土地,已经多年没有感受到古代吴国的霸主之气,而胥门外的潮水依旧每日退去,归向大海。枫林和竹岸斜斜地连着城郭,水边的寺庙和溪畔的村落都与桥梁相连。只有馆娃宫外的柳树,年复一年地在烟雨中垂下长长的枝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苏州古城阊门附近的秋日景色,通过对蓼花、渚莲、菱舟等自然元素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诗中“吴苑几年无伯气,胥门终古有归潮”一句,既表达了对古吴国霸气的怀念,又暗含了对时光流转、历史变迁的感慨。结尾的“馆娃宫外柳,年年烟雨锁长条”则以柳树为媒介,寄托了对往昔繁华的无限追忆和对岁月无情的淡淡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苏州古城及其历史文化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