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邳北望有感次韵答同年吉水王畏斋

· 陶益
邳驿路边催棹发,中官船上听鸡鸣。 天涯异迹悲萍梗,海内同心叙弟兄。 飞凤翔鸾趋禁苑,紫垣黄屋认重城。 嗟予世世承恩重,敢向清时负此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邳驿:古代邳州的驿站。
  • 棹发:划船出发。
  • 中官:宫中的官员。
  • 萍梗:比喻漂泊无定。
  • 飞凤翔鸾:比喻高贵的地位或人才。
  • 禁苑:皇家园林。
  • 紫垣:皇宫的别称。
  • 黄屋:皇帝的居所。
  • 重城:重要的城市。
  • 清时:太平盛世。

翻译

在邳州的驿站边,我催促着船只出发,听到中官船上的鸡鸣声。我们各自在天涯海角,像漂泊的萍梗一样感到悲伤,但在海内我们像兄弟一样叙旧。高贵的飞凤和翔鸾向着皇家园林聚集,我认出了那紫垣和黄屋,那是重要的城市。我感叹自己世世代代都承蒙皇恩,怎敢在这太平盛世辜负此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皇恩的感激。诗中,“邳驿路边催棹发”和“中官船上听鸡鸣”描绘了旅途的匆忙和宫廷的庄严。通过“天涯异迹悲萍梗”和“海内同心叙弟兄”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哀愁和对兄弟情谊的珍视。最后,诗人以“飞凤翔鸾趋禁苑,紫垣黄屋认重城”来象征皇家的荣耀,并以“嗟予世世承恩重,敢向清时负此生”来表达自己对皇恩的感激和对不负此生的决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陶益

陶益,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