秫坡钓台渔矶寂寂隐仙踪,路转莺花更几重。十里水云飞不断,空教人忆钓丝风。(以上《区奉政遗稿》卷六饮万司成村庄

雨霁山初曙,云轻径半迷。 醉醒凭小槛,渔笛过桥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秫坡钓台:秫坡,地名,钓台,钓鱼的台子。
  • 渔矶:矶,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渔矶即渔人捕鱼的地方。
  • 寂寂:形容非常寂静,没有声响。
  • 仙踪:神仙的踪迹,这里指隐士或高人的踪迹。
  • 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天的景色。
  • 水云:水面上的云雾,形容水天一色的景象。
  • 钓丝风:形容微风轻拂,如同钓鱼时轻轻摇动的钓丝。

翻译

在秫坡的钓台上,渔矶静悄悄的,隐藏着仙人的踪迹。道路转弯,穿过几重莺啼花开的春景。十里水面上云雾缭绕,水流不息,空让人回忆起那微风轻拂钓丝的情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渔村景象,通过“秫坡钓台”、“渔矶”等词语勾勒出渔村的宁静与隐逸。诗中“寂寂隐仙踪”一句,既表达了环境的幽静,又隐含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后两句“十里水云飞不断,空教人忆钓丝风”,则通过水云和钓丝风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