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小卢山楚云台

放歌天外倚崆峒,半亩犹存处士宫。 螺黛蹲连山九锁,嚣尘飞断路千重。 岩閒鹿迹侵苔绿,春浅桃花覆涧红。 千载楚云思不尽,欲凭黄鹤问仙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崆峒(kōng tóng):山名,这里指高耸入云的山。
  • 处士宫:指隐士的居所。
  • 螺黛:古代妇女用来画眉的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
  • 蹲连山:形容山势连绵不断。
  • 九锁:形容山势险峻,如九重锁链。
  • 嚣尘:指尘世的喧嚣。
  • 飞断:形容尘土飞扬,遮断了视线。
  • 岩閒(xián):岩石的缝隙。
  • 鹿迹:鹿的足迹。
  • :这里指鹿迹印在苔藓上。
  • 涧红:指涧水被初春的桃花映红。
  • 楚云:楚地的云,这里指楚地的景色或情怀。
  • 黄鹤:传说中的仙鹤,常用来象征仙人或仙境。

翻译

我倚着高耸入云的山峰,在天空之外放声歌唱, 半亩之地仍保留着隐士的居所。 山势连绵,如九重锁链,蹲伏着青黑色的山峰, 尘世的喧嚣被飞扬的尘土遮断,视线被重重山路阻隔。 岩石的缝隙中,鹿的足迹印在绿苔上, 初春的桃花覆盖着涧水,映出一片红色。 千百年来,对楚地云景的思念无尽, 我欲凭借传说中的黄鹤,探寻仙人的踪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超然物外的隐逸图景,通过高远的山峰、隐士的居所、连绵的山势、尘世的隔绝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喧嚣的疏离感和对自然仙境的向往。诗中“岩閒鹿迹侵苔绿,春浅桃花覆涧红”一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间的静谧与生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沉情感。结尾的“千载楚云思不尽,欲凭黄鹤问仙踪”则抒发了诗人对楚地云景的无限思念,以及对仙人踪迹的追寻,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