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十日费安中山长告别走赋六首送安中

· 陶安
我本江东一布衣,十年较艺到京畿。 欲从彭泽寻归路,且学严陵坐钓矶。 山月度墙窥冷榻,海潮带雨过晨扉。 天台客至因留话,一笑挥杯兴欲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东:指长江下游地区。
  • 布衣:古代平民的代称,指没有官职的人。
  • 较艺:指科举考试。
  • 京畿:指京城及其周边地区。
  • 彭泽:地名,位于今江西省,这里指陶渊明归隐的地方。
  • 严陵:指严子陵,东汉隐士,以钓鱼闻名。
  • 钓矶:钓鱼时坐的石头。
  • 海潮:海洋的潮汐。
  • 天台:山名,位于浙江省,这里可能指来自天台的客人。

翻译

我原本是江东的一名普通百姓,十年间为了科举考试来到京城。 想要追随陶渊明的脚步寻找归隐之路,暂且学习严子陵坐在钓鱼的石头上。 山间的月亮越过墙壁窥视着冷清的床榻,海边的潮水带着雨水在清晨敲打着门户。 天台来的客人因为留下来谈话,我一笑之间举杯,心情如同飞翔一般畅快。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陶安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我本江东一布衣”一句,简洁地勾勒出了诗人的出身和平民身份。通过“欲从彭泽寻归路,且学严陵坐钓矶”,诗人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憧憬,希望像陶渊明和严子陵那样远离尘嚣,享受自然和宁静。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山月和海潮,进一步以自然景观来象征诗人心中的宁静与自由。最后,“天台客至因留话,一笑挥杯兴欲飞”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与友人相聚而感到的快乐和轻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