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顿里十首

· 高启
载酒携山榼,安琴制石床。 凫眠皆傍母,蜂去自从王。 谷雨收茶早,梅天晒药忙。 不扶灵寿杖,筋力老能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临顿里:地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 山榼(kē):山中的酒器。
  • 石床:用石头制成的床,这里指放置琴的石台。
  • (fú):野鸭。
  •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 梅天:梅雨季节,指江南地区五六月间的连绵阴雨天气。
  • 灵寿杖:一种拐杖,传说中仙人所用的杖。

翻译

带着酒和山中的酒器,安置琴在石制的台上。 野鸭们都在母鸭旁安眠,蜜蜂则自由地飞去寻找它们的王。 谷雨时节早早地收了茶叶,梅雨季节忙着晒制药材。 不需要扶着灵寿杖,我的筋力在老年依然强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通过“载酒”、“安琴”等动作,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得。诗中“凫眠皆傍母,蜂去自从王”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中动物的和谐景象,而“谷雨收茶早,梅天晒药忙”则反映了诗人对农事和季节变化的敏感与关注。最后两句“不扶灵寿杖,筋力老能强”表达了诗人虽老犹健的自豪与乐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