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赋和李居士

蓬艾萧萧风露深,幽香潜处每重寻。 矜持自信无惭色,采掇谁怜羞献心。 隐谷操成情若寄,楚骚歌罢思难禁。 何人迹屏鲍鱼外,来伴花前居士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蓬艾(péng ài):指蓬草和艾草,常用来比喻普通或低贱的事物。
  • 幽香:淡淡的香气。
  • 矜持(jīn chí):保持尊严或自重,不轻易表露。
  • 采掇(cǎi duō):采摘,拾取。
  • 隐谷操:隐居山谷中的操守或行为准则。
  • 楚骚:指楚辞,特别是屈原的作品,这里泛指楚地的文学作品。
  • 鲍鱼:这里比喻世俗的污秽或不洁。
  • 居士:指在家修行的佛教徒,也泛指隐士或文人。

翻译

蓬草和艾草在风露中萧萧作响,深邃之处常能寻觅到幽香。 我自信而矜持,无愧于色,采摘时却羞于献出这份心意。 隐居山谷的操守,情感似乎寄托于此,楚辞歌罢,思念难以抑制。 有谁能在远离世俗污秽之外,来陪伴花前的居士吟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蓬艾、幽香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诗中“矜持自信无惭色”展现了诗人的自尊与自重,而“采掇谁怜羞献心”则透露出内心的羞涩与不愿随波逐流的态度。后两句通过对“隐谷操”和“楚骚”的提及,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高尚情操和文学传统的追求。结尾的“何人迹屏鲍鱼外”则是在呼唤志同道合的知音,希望有人能理解并共享这份超脱世俗的情怀。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