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杂咏十九首苦竹径

山前无数碧琅玕,一径清森五月寒。 世上何人怜苦节,应须细问子猷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碧琅玕:指青翠的竹子。琅玕,原指美玉,这里比喻竹子的青翠。
  • 清森:形容竹林茂密清幽。
  • 苦节:指竹子的坚韧不拔,也比喻人的坚贞不屈。
  • 子猷:人名,东晋时期的名士,以品行高洁著称。

翻译

山前有无数青翠的竹子,一条小径穿过茂密的竹林,即使在五月的炎热中也能感受到一丝寒意。世界上有谁会怜惜这些竹子的坚韧不拔呢?应该仔细问问像子猷那样的高洁之士。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前茂密的竹林和清幽的小径,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坚韧品质的赞美。诗中“碧琅玕”和“清森”描绘了竹林的美丽和幽静,而“苦节”则是对竹子品质的赞美。最后一句提到“子猷”,暗示了诗人希望有像子猷那样的高洁之士能够理解和欣赏这些竹子的品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坚韧不拔品质的崇敬之情。

陆希声

陆希声

唐苏州吴人。精通《易》、《春秋》、《老子》。善书。隐义兴。召为右拾遗。累擢歙州刺史。昭宗闻其名,召为给事中,以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位无所轻重,罢为太子太师。卒谥文。有《春秋通例》、《道德经传》。 ► 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