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溪书怀寄刘长卿员外

· 秦系
时人多笑乐幽栖,晚起闲行独杖藜。 云色卷舒前后岭,药苗新旧两三畦。 偶逢野果将呼子,屡折荆钗亦为妻。 拟共钓竿长往复,岩陵滩上胜耶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乐幽栖:喜欢幽静地隐居生活。
  • **杖藜:拄着藜杖。藜,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可为杖 。读音:lí 。
  • **卷舒:卷起与展开,形容云的飘动形态。
  • **:田园中分成的小区。读音:qí 。
  • **将呼子:拿着野果呼喊孩子。将,拿。
  • **荆钗:用荆枝制成的发钗,贫苦妇女的服饰。这里指为妻子折荆钗。
  • **:打算。
  • **岩陵滩:即严陵滩,在浙江桐庐县南,相传为东汉严光(字子陵 )隐居垂钓处。

翻译

当时的人们大多嘲笑我乐于过幽静的隐居生活,我晚起之后悠然漫步,独自拄着藜杖。云朵在前后的山岭间随意地卷起又舒展,药苗有新种的也有旧有的,分布在两三块田畦里。偶然遇到野果便拿着呼喊孩子,屡次为妻子折下荆枝做成发钗。我打算和你一起拿着钓竿长久往来,严陵滩可要胜过我这耶溪啊。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诗人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状态。首联点明时人对自己乐幽栖的不理解,突出自身与众人不同的追求。颔联通过描写云色的变幻和药苗的生长,营造出宁静而闲逸的田园氛围,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 。颈联“偶逢野果将呼子,屡折荆钗亦为妻”,用质朴的生活细节,呈现出家庭生活的温馨。尾联提到“岩陵滩上胜耶溪”,流露出诗人对挚友刘长卿的思念,想要与他在更美好的地方一同自在生活。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情感真挚,生动地传达出诗人淡泊名利、享受隐居生活的心境以及对朋友的真挚情谊,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情致与温馨。

秦系

唐越州会稽人,字公绪。玄宗天宝末避乱剡溪,自称东海钓客。后结庐于泉州南安九日山,号南安居士。注《老子》,弥年不出。与刘长卿、韦应物友善,以诗相赠答。后东渡秣陵。年八十余卒。有诗集。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