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

· 高适
南山郁初霁,曲江湛不流。 若临瑶池前,想望昆崙丘。 回首见黛色,眇然波上秋。 深沈俯峥嵘,清浅延阻修。 连潭万木影,插岸千岩幽。 杳霭信难测,渊沦无暗投。 片云对渔父,独鸟随虚舟。 我心寄青霞,世事惭白鸥。 得意在乘兴,忘怀非外求。 良辰自多暇,欣与数子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山:指终南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
  • :繁盛的样子。
  • 初霁:雨后天晴。
  • 曲江:位于长安城东南的著名风景区。
  • :清澈。
  • 瑶池:神话中西王母的居所,比喻曲江之美。
  • 昆崙丘:即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神山,比喻南山之高。
  • 黛色:深青色,形容山色。
  • 眇然:远望的样子。
  • 波上秋:秋天的水波。
  • 深沈:深邃。
  • 峥嵘:高峻。
  • 延阻修:延长而曲折。
  • 连潭:连绵的水潭。
  • 万木影:树木的倒影。
  • 千岩幽:众多山岩的幽深。
  • 杳霭:深远朦胧的样子。
  • 信难测:确实难以测量。
  • 渊沦:深渊。
  • 无暗投:没有可以投掷暗物的地方,形容水清澈。
  • 片云:孤云。
  • 渔父:渔夫。
  • 独鸟:孤鸟。
  • 虚舟:空船。
  • 青霞:比喻高远的志向。
  • 白鸥:比喻隐逸的生活。
  • 乘兴:随着兴致。
  • 忘怀:忘记烦恼。
  • 非外求:不是外在的事物所能给予的。
  • 良辰:美好的时光。
  • 多暇:有很多空闲。
  • 数子:几位朋友。

翻译

终南山郁郁葱葱,雨后天晴,曲江水清澈不动。 仿佛来到了瑶池之前,想象着昆仑山的壮丽。 回头望去,山色深青,秋天的水波在远处荡漾。 深邃俯瞰着高峻,清澈的水流曲折延长。 连绵的水潭中,万木的倒影,插岸的千岩幽深。 深远朦胧,难以测量,深渊清澈,无暗可投。 孤云对着渔夫,孤鸟随着空船。 我将心寄托于高远的志向,对世事感到惭愧,如同白鸥。 得意在于随着兴致,忘记烦恼不是外在的事物所能给予的。 美好的时光自然有很多空闲,欣然与几位朋友同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终南山雨后的美景和曲江的清澈,通过对比瑶池和昆仑山的神话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高远志向的追求。诗中“我心寄青霞,世事惭白鸥”一句,既表达了对世俗的淡漠,也体现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高适

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