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田家
落日下遥峰,荒村倦行履。
停车息茅店,安寝正鼾睡。
忽闻扣门急,云是下乡隶。
公文捧花柙,鹰隼驾声势。
良民惧官府,听之肝胆碎。
阿母出搪塞,老脚走颠踬。
小心事延款,□馀粮复匮。
东邻借种鸡,西舍觅芳醑。
再饭不厌饱,一饮直呼醉。
明朝怯见官,苦苦灯前跪。
使我不成眠,为渠滴清泪。
民膏日已瘠,民力日愈弊。
空怀伊尹心,何补尧舜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荒村:偏僻荒凉的村庄。
- 行履(lǚ):行走。
- 安寝:安稳地入睡。
- 鼾睡:熟睡时打呼噜。
- 下乡隶:下乡的差役。
- 柙(xiá):匣子。
- 鹰隼(sǔn):两种猛禽,这里比喻差役的凶恶。
- 颠踬(zhì):跌倒,行走不稳。
- 延款:接待,款待。
- 醑(xǔ):美酒。
翻译
夕阳从遥远的山峰落下,我在荒凉的村子里走得疲惫不堪。停下马车,在茅草店休息,人们正在安稳地酣睡。忽然听到急切的敲门声,说是下乡的差役来了。公文放在花匣子中,差役们摆出如鹰隼般凶恶的架势。善良的百姓惧怕官府,听到这动静,肝胆都要被吓碎了。老母亲出去应付,年老的脚步走得不稳。小心翼翼地招待他们,可家中剩下的粮食又匮乏了。只好向东邻借一只种鸡,向西舍寻找美酒。再次吃饭也不觉得饱,一口饮下就直说醉了。明天害怕去见官,只能在灯前苦苦跪着。这让我无法入眠,为他们流下悲伤的眼泪。百姓的生活日益贫困,民力也越来越疲惫。我空怀着伊尹那样的心意,却对尧舜那样的仁政毫无补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贫困农家在差役逼迫下的艰难处境,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和无奈。诗中描绘了落日下的荒村景象,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通过对差役的凶恶和百姓的恐惧的描写,展现了官府对百姓的压迫。百姓为了应付差役,不得不四处借物,生活困苦。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自己虽有拯救苍生的心愿,却无能为力的无奈。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