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通

· 韦庄
咸通时代物情奢,欢杀金张许史家。 破产竞留天上乐,铸山争买洞中花。 诸郎宴罢银灯合,仙子游回璧月斜。 人意似知今日事,急催弦管送年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年)。
  • 物情:人情,世情。
  • :奢侈。
  • 欢杀:非常欢乐。
  • 金张许史:指汉代的金日磾、张安世、许广汉、史恭及其子孙,都是汉代有名的贵族。这里泛指当时的豪门贵族。
  • 破产:倾尽家产。
  • 竞留:争相保留。
  • 天上乐:指极其珍贵的音乐或娱乐。
  • 铸山:指开采山中的矿藏。
  • 洞中花:指山洞中的奇花异草,比喻珍稀之物。
  • 诸郎:指贵族子弟。
  • 银灯合:银制的灯具,这里指宴会结束。
  • 仙子:指美女。
  • 游回:游玩归来。
  • 璧月斜:月亮像璧玉一样斜挂在天空,形容夜晚的景色。
  • 人意:人们的心意。
  • 弦管: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音乐。
  • 送年华:消磨时光。

翻译

在咸通时代,世风奢侈,豪门贵族们过着极其欢乐的生活。他们不惜倾家荡产,争相保留天上的音乐,开采山中的矿藏,只为购买洞中的奇花异草。贵族子弟们宴会结束后,银制的灯具熄灭,美女们游玩归来,月亮像璧玉一样斜挂在天空。人们似乎知道今天的繁华终将逝去,急忙用音乐来消磨时光,送走年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咸通时代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通过“破产竞留天上乐,铸山争买洞中花”等句,生动展现了他们的挥霍无度。诗中“诸郎宴罢银灯合,仙子游回璧月斜”则进一步以宴会的结束和夜晚的景色,暗示了这种繁华背后的空虚和无常。结尾的“人意似知今日事,急催弦管送年华”则表达了人们对这种生活即将逝去的预感和无奈,急切地用音乐来填补内心的空虚,送走匆匆流逝的时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反映了唐代晚期社会的奢靡风气和人们对未来的忧虑。

韦庄

韦庄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政治家,诗人。广明元年(880年)韦庄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以后,与弟妹失散,浪迹天涯。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写有长篇歌行《秦妇吟》。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进士,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乾宁四年(897年),李询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聘用他为判官。在四川时为王建掌书记,蜀开国制度皆庄所定,官至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武成三年(910年)八月,卒于成都花林坊。葬白沙之阳。谥文靖。 ► 3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