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

· 韦庄
相看又见岁华新,依旧杨朱拭泪巾。 踏雪偶因寻戴客,论文还比聚星人。 嵩山不改千年色,洛邑长生一路尘。 今日与君同避世,却怜无事是家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新正日:农历新年。
  • 杨朱: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此处可能指杨朱的学说或其人。
  • 拭泪巾:擦眼泪的手帕,比喻悲伤。
  • 踏雪:在雪地上行走。
  • 寻戴客:寻找戴帽子的客人,比喻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 论文:讨论文学或学问。
  • 聚星人:聚集在一起的文人,比喻学问交流。
  • 嵩山:位于河南省,是中国五岳之一。
  • 洛邑:洛阳的古称,位于河南省。
  • 长生一路尘:比喻人生旅途中的尘埃,即人生的经历。
  • 避世:避开世俗,隐居。
  • 家贫:家庭贫穷。

翻译

我们再次相见,又是一年新的开始,依旧像杨朱那样用拭泪巾擦拭着悲伤。踏着雪地偶然去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讨论学问时感觉自己像是聚集在一起的文人。嵩山的颜色千年不变,洛邑的尘土却见证了无数人生的旅程。今天与你一同选择隐居避世,却也感慨没有纷扰的生活其实是因为家贫。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嵩山的不变和洛邑的尘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深刻认识。最后两句诗则透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自嘲。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韦庄

韦庄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政治家,诗人。广明元年(880年)韦庄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以后,与弟妹失散,浪迹天涯。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写有长篇歌行《秦妇吟》。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进士,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乾宁四年(897年),李询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聘用他为判官。在四川时为王建掌书记,蜀开国制度皆庄所定,官至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武成三年(910年)八月,卒于成都花林坊。葬白沙之阳。谥文靖。 ► 381篇诗文

韦庄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