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和:依照别人诗的题材或体裁作诗。
- 袭美:指与陆龟蒙同时的诗人皮日休,字袭美。
- 初阳楼:楼名,具体位置不详。
- 北平郎中:指北平地区的郎中(古代官职名)。
- 浮槛:指楼上的栏杆。
- 杨公:可能指杨凝式,唐末五代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
- 白昼筵:白天的宴席。
- 烟花:指春天的花朵。
- 扑地:遍地。
- 气浮星象:指天象变化,古人认为星象变化与人间吉凶有关。
- 归天:回到天上,指星象恢复正常。
- 水石:指山水景物。
- 侵军垒:侵入军营,这里指山水景物仿佛进入了军事要塞。
- 笙歌:指音乐和歌声。
- 钓船:钓鱼的小船。
- 恩波:恩惠如波,比喻恩泽广大。
- 细漪涟:细小的波纹。
翻译
远处的窗户和栏杆已经陪伴我度过了许多年,曾经多次陪伴杨公在白天的宴席上。 阳光温暖,春天的花朵曾经遍地开放,天象的变化如今已恢复正常,回到了天上。 闲暇时,我将山水景物想象成侵入了军营,醉酒后则引着笙歌登上钓鱼的小船。 无限的恩泽仿佛还在眼前,东风吹起,水面泛起了细小的波纹。
赏析
这首诗是陆龟蒙对皮日休《登初阳楼寄怀北平郎中》的和诗。诗中通过描绘远窗浮槛、日暖烟花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气浮星象却归天”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天象的观察,也隐含了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后两句则通过“水石侵军垒”和“笙歌上钓船”的对比,展现了诗人闲适与豪放并存的生活态度。结尾的“东风吹起细漪涟”则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日水面的静谧画面,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