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袭美苦雨见寄

松篁交加午阴黑,别是江南烟霭国。顽云猛雨更相欺,声似虓号色如墨。 茅茨裛烂檐生衣,夜夜化为萤火飞。萤飞渐多屋渐薄,一注愁霖当面落。 愁霖愁霖尔何错,灭顶于余奚所作。既不能赋似陈思王,又不能诗似谢康乐。 昔年尝过杜子美,亦得高歌破印纸。惯曾掀搅大笔多,为我才情也如此。 高揖愁霖词未已,披文忽自皮夫子。哀弦怨柱合为吟,㤞我穷栖蓬藋里。 初悲湿翼何由起,末欲笺天叩天耳。其如玉女正投壶,笑电霏霏作天喜。 我本曾无一棱田,平生啸傲空渔船。有时赤脚弄明月,踏破五湖光底天。 去岁王师东下急,输兵粟尽民相泣。伊予不战不耕人,敢怨烝黎无糁粒。 不然受性圆如规,千姿万态分毫釐。唾壶虎子尽能执,舐痔折枝无所辞。 有头强方心强直,撑拄颓风不量力。自爱垂名野史中,宁论抱困荒城侧。 唯君浩叹非庸人,分衣辍饮来相亲。横眠木榻忘华荐,对食露葵轻八珍。 欲穷玄,凤未白,欲怀仙,鲸尚隔。不如驱入醉乡中,只恐醉乡田地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松篁(huáng):松树和竹子。
  • 虓(xiāo)号:虎怒吼声,这里形容雨大的声音。
  • 茅茨(cí):茅草屋顶。
  • 裛(yì)烂:被雨水浸湿而腐烂。
  • :这里指苔藓类物质。
  • 陈思王:指曹植,曾封陈思王,以才高著称。
  • 谢康乐:指谢灵运,袭封康乐公 ,世称谢康乐,东晋至南朝宋时期诗人、佛学家、旅行家。
  • 杜子美:即杜甫。
  • 㤞(jiǒng):古同“迥”,远,这里引申为感触。
  • 蓬藋(diào):蓬草和藋草,借指荒野偏僻之地。
  • 矫首:抬头。
  • 蹙(cù):紧迫、局促。
  • 稂莠(láng yǒu):杂草。
  • 稊(tí)米:小米,比喻极其微小。
  • 鲸鲵(ní):鲸鱼,比喻凶恶的敌人。
  • 唾壶:痰盂。
  • 虎子:便壶。
  • 舐(shì)痔:典故,比喻不择手段地奉承巴结。
  • 折枝:弯腰行礼,引申为屈己下人。
  • 强方:刚正。
  • 撑拄:支撑抵抗。
  • 辍(chuò)饮:停下饮食(来帮助他人)。

翻译

中午时分松竹交错,树荫乌黑,仿佛进入江南烟霭笼罩的神秘国度。恶劣的云层和猛烈的大雨肆意欺凌,雨声如虎吼般惊天动地,云色漆黑如墨。茅草屋顶被雨水浸湿后开始腐烂,屋檐上长满了苔藓,夜晚这些苔藓化作萤火虫四处飞舞。萤火虫越来越多,屋子却好像变得越来越单薄,无尽愁闷的雨幕扑面而来。

愁闷的雨啊,你到底有何过错,为何要让我遭受如此困境。我既没有像陈思王曹植那样的赋才,也没有如谢康乐谢灵运那般的诗才。往年我也曾寻访过杜甫,那时也能高吟诗作让纸张布满字迹。往昔凭借众多宏大的诗篇纵横文字间,看来我的才情也不过如此。

我向这愁闷的雨拱手长篇诉说不停,此时忽然收到皮日休(袭美)你寄来的文章。哀怨的乐声好似合成一首悲歌,让困在荒野之地的我感触颇深。最初悲伤那淋湿翅膀的鸟儿如何飞起,最终想给上苍写信倾诉满心忧愁。可天上的仙女们正在投壶取乐,喜笑颜开,电闪阵阵当作天上的喜事。

我本来连一寸田地都没有,一生都在渔船上潇洒自在、安贫乐道。有时赤着脚玩赏明月,仿佛踏破了五湖那波光粼粼倒映天空的美景。去年朝廷军队向东进发,紧急征兵征粮,百姓们粮食殆尽,相向哭泣。像我这样不参战也不耕种的人,怎敢埋怨百姓们连粗饭都吃不上。

不然的话我若性格圆滑如圆规,善于迎合,各种姿态不分毫厘地去逢迎。哪怕是拿痰盂、便壶之类杂役之事都愿意去做,对任何屈膝奉承之事都绝不推辞。可我生来脑袋倔强方正,内心刚正强直,明知道抵挡这颓败世风有些自不量力。我只爱在野史中留下清名,哪能顾及被困在这荒城之侧。

只有你长叹世事,绝非平庸之人,与我分享衣物、分饮食物,前来亲近。咱们横卧在木榻上不在乎什么华丽的垫子,对着粗茶淡饭却看轻那珍贵的山珍海味。想要探究玄理,凤凰却还未变成白色(寓意时机未到 );想要向往成仙,可鲸鱼般的障碍还相隔甚远。这般无奈,还不如投身于醉乡之中,只是又担心那醉乡的天地太过狭窄。

赏析

这首诗是陆龟蒙回应皮日休对其苦雨处境慰问的诗作。诗中开篇描绘出一幅阴森压抑的苦雨景象,用“松篁交加午阴黑”“顽云猛雨更相欺”等句奠定愁闷基调。通过对自身茅茨烂坏、生活困窘的描写,如“茅茨裛烂檐生衣,夜夜化为萤火飞”,展现生活的失意。接着诗人感慨自己虽无曹植、谢灵运那般才情却仍热爱纸笔,在困境中不失对文学的执着。诗中还联系现实,提及“去岁王师东下急,输兵粟尽民相泣”,流露出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同时以坚定的口吻表示不会改变方正的性格去迎合世俗,“有头强方心强直,撑拄颓风不量力”体现出其坚守自我的精神。最后写面对困境渴望在玄理、仙途有所解脱却不能,只能寄希望于醉乡,充满无奈与自嘲。整首诗情感复杂深沉,用词精妙,将个人生活、文学志向、社会现实等诸多内容巧妙融合,展现出作者独特的心境与高尚品格 。

陆龟蒙

陆龟蒙

陆龟蒙,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