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潼关

· 徐夤
洞壑双扉入到初,似从深阱睹高墟。 天开白日临军国,山夹黄河护帝居。 隋炀远游宜不反,奉春长策竟何如。 须知皇汉能扃鐍,延得年过四百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洞壑(hè):深邃的山谷。
  • 双扉:双门,这里指进入山谷的入口。
  • 深阱(jǐng):深坑,比喻险峻之地。
  • 高墟:高耸的土丘,这里指山峰。
  • 天开白日:形容天空晴朗,阳光普照。
  • 军国:指国家的重要军事和政治中心。
  • 山夹黄河:山脉夹持着黄河,形容地势险要。
  • 帝居:帝王的居所,指都城。
  • 隋炀:指隋炀帝,历史上的昏君,以荒淫无度著称。
  • 奉春长策:指长期的政策或计划。
  • 扃鐍(jiōng jué):锁钥,比喻国家的安全措施。
  • 四百馀:四百多年,这里指的是汉朝的统治时间。

翻译

初入那深邃的山谷,仿佛从险峻的深坑中仰望高耸的山峰。天空晴朗,阳光普照,照耀着国家的军事和政治中心,山脉夹持着黄河,守护着帝王的都城。隋炀帝远游不归,他的长期政策又究竟如何呢?须知汉朝能够严密守护国家安全,延续了四百多年的辉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潼关的险要地势和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对比隋炀帝的荒淫与汉朝的稳固,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的深切关注。诗中“洞壑双扉”、“山夹黄河”等意象生动描绘了潼关的自然景观,而“天开白日”则象征着国家的光明和希望。诗人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