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潼关

· 陆深
潼关天作险,此地复楼台。 一径云中度,三川日下来。 东迁周左计,先入汉雄材。 自有蓬桑志,西南万里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是古代关中的东大门,地势险要。
  • 楼台:指高大的建筑物,这里可能指潼关的防御工事。
  • 一径云中度:形容道路高耸入云,穿越云层。
  • 三川:指黄河、洛河、渭河,这三条河流在潼关附近汇合。
  • 东迁周左计:指周朝东迁的历史事件,左计可能指策略或计划。
  • 先入汉雄材:指汉朝的英勇将士首先进入潼关。
  • 蓬桑志:可能指远大的志向或抱负。
  • 西南万里开:形容西南方向广阔无垠,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翻译

潼关地势险要,仿佛天造地设,此地又建起了高大的楼台。一条小径穿越云层,三川之水在日光下奔流而下。周朝东迁是左边的策略,汉朝的英勇将士首先进入这里。我自有远大的志向,西南方向万里开阔,等待着开拓。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潼关的险峻和历史意义,通过“一径云中度,三川日下来”的壮阔景象,展现了潼关的地理特征。诗中“东迁周左计,先入汉雄材”回顾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体现了潼关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远大志向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