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行

· 陆深
蜀山何苍苍,蜀江何汤汤。江山相望郁不改,中有怀贤泪几行。 泪行洒向嘉州道,嘉州高士忽已老。高士坟前四尺碑,北风细雨摇白草。 至今人传高士德,侍母能吞病回食。读书千卷老不忘,白首犹能数行墨。 有文孙曾振其武,巍科达官相次取。千秋万岁安家祠,瓜瓞绵绵称始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蜀山:指四川的山。
  • 蜀江:指四川的江河。
  • 汤汤:形容水流浩大。
  • :茂盛的样子。
  • 嘉州:今四川乐山市。
  • 高士:指品行高尚的人。
  • 巍科:指科举考试中的高级科目。
  • 达官:指高级官员。
  • 瓜瓞绵绵:比喻子孙繁衍,绵延不绝。

翻译

蜀山多么苍翠,蜀江多么浩荡。山河相互映衬,郁郁葱葱,永不改变,其中蕴含着怀念贤人的泪水几行。 泪水洒向通往嘉州的道路,嘉州的高士突然间已经老去。高士坟前立着四尺高的碑,北风细雨中,白草轻轻摇曳。 至今人们传颂高士的德行,他侍奉母亲,能在病中回食。他读书千卷,至老不忘,白发苍苍时仍能数行墨迹。 他的文孙曾孙继承了他的武勇,通过巍科成为达官,相继取得高位。千秋万代,家族祠堂安然无恙,子孙繁衍,绵延不绝,尊称他为始祖。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蜀山的苍翠和蜀江的浩荡,通过自然景观的壮美来映衬对高士的怀念之情。诗中,“泪行洒向嘉州道”一句,深情地表达了对高士逝去的哀思。后文通过对高士德行的赞颂和其家族后代的荣耀,展现了高士精神的传承和家族的兴旺。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高士的缅怀,也是对家族荣耀的颂扬。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