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开河行

· 陆深
丈夫乍可道路死,挥泪听我开河篇。开河五月暑有毒,亢暵百日河无泉。 枯蓬赤乌汗如雨,长夜白鸟雄似鹯。游子去家三千里,况复病体累十年。 秖知出门多历览,谁料来日当大难。木皮束棺灵寄寺,县吏检尸巫布筵。 忆昔当时别家日,父母挽留妻子牵。自言省弟到上国,自谓赋命天无偏。 地岂长沙人赋鵩,道如陋巷鬓凋蝉。弟不及见亲已远,奈此半路连弃捐。 重泉杳杳不复旦,游魂黯黯何由还。相逢亲旧烦附信,南到会稽北到燕。 堂上老亲嗔恶梦,闺中少妇焚纸钱。长安空悲听雨约,旅馆那得共被眠。 哭夫哭兄兼哭子,呼神呼地复呼天。一死辛酸尚堪忍,两地呜咽真可怜。 君不见封侯无成向沙漠,马革裹尸犹是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亢暵(kàng hàn):极度干旱。
  • (zhān):一种猛禽,似鹞鹰。
  • (zhī):只,仅。
  • 历览:广泛游览。
  • 大难:极大的灾难。
  • 木皮束棺:用树皮捆绑的简陋棺材。
  • 灵寄寺:灵魂寄托的寺庙。
  • 检尸巫布筵:检查尸体的巫师布置祭坛。
  • 挽留:尽力留住。
  • 赋命:命运。
  • 赋鵩(fù fú):指贾谊的《鵩鸟赋》,比喻不幸的命运。
  • 陋巷:简陋的巷子,比喻贫穷的生活环境。
  • 凋蝉:比喻衰老。
  • 重泉:指阴间。
  • 游魂:指离开肉体的灵魂。
  • (chēn):生气,责怪。
  • 焚纸钱:烧纸钱以祭奠死者。
  • 听雨约:指约定在雨中相会。
  • 旅馆:旅店。
  •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战死沙场。

翻译

男子汉宁可在路上死去,也要含泪听我讲述开河的故事。五月开河时暑气逼人,连续百日干旱,河流干涸。 枯萎的蓬草在烈日下如雨般汗流浃背,长夜中白鸟的雄姿犹如猛鹯。游子离家三千里,加之病体缠绵十年。 只知道出门可以广泛游览,谁料到归家时却遭遇大难。用树皮捆绑的棺材将灵魂寄托在寺庙,县吏检查尸体,巫师布置祭坛。 回忆当初离家时,父母尽力留住,妻子牵绊。自言自语要去京城探望弟弟,自认为命运不会偏颇。 地非长沙,人不会遭遇不幸,道路如陋巷,鬓发已凋零如蝉。弟弟未能相见,亲人已远,怎料半途竟被遗弃。 阴间幽深,不再有黎明,游魂黯然,如何归来。遇到亲友请代为传信,南至会稽,北至燕地。 家中老亲责怪恶梦,闺中少妇烧纸钱祭奠。长安空自悲伤听雨的约定,旅馆中哪能共被而眠。 哭夫哭兄兼哭子,呼唤神明呼唤天地。一死虽辛酸尚可忍受,两地呜咽真可怜。 你不见封侯无望向沙漠,马革裹尸仍是贤者。

赏析

这首作品深刻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外的悲惨遭遇和无尽的思乡之情。诗中通过对极端天气、病痛、死亡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的苦难和无奈。同时,通过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无法归去的绝望,表达了深切的哀愁和对命运的无奈。诗的结尾以封侯无望、马革裹尸的悲壮形象,暗示了主人公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命运的抗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意境凄凉,展现了明代诗人陆深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洞察和对命运的无奈感慨。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