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解夏:佛教用语,指僧人在夏季结束后的修行期。
- 袈裟:佛教僧侣的法衣。
- 舍利:佛教中指佛陀或高僧的遗骨。
- 夜塔:指寺庙中的佛塔,夜间灯光照耀。
- 讲时:指僧人讲经的时间。
- 定后:指僧人修行禅定之后。
- 扰扰:形容纷乱、繁忙。
- 觉路:指修行的道路,达到觉悟的路径。
翻译
在夏季修行结束后,我再次寻找旧时的寺庙栖息,满船的黄叶随着长溪漂流。 袈裟的影子映入秋山,显得遥远,舍利的光芒在夜间的塔上低悬。 鹅儿知道讲经时常围绕聆听,猿猴明白定后不会惊扰啼叫。 我却惭愧于纷扰的尘世中的客人,觉悟的道路至今仍然迷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高启在夏季修行结束后,返回四明育王寺的情景。诗中通过“满船黄叶”、“袈裟影入秋山”等意象,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后两句通过对鹅和猿的描写,反衬出诗人对尘世的迷茫和对修行道路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