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霞映:霞光映照。
- 赤城:山名,在浙江天台县北,为天台山南门,因土色皆赤,状似云霞,望之似雉堞,故名赤城。这里形容山色如霞。
- 归栖:归隐。
- 谢时名:辞去世俗的名声。
- 虹影:彩虹的影子。
- 斜阳: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 抱琴行:携带琴行走,形容隐居生活的闲适。
- 王夷甫:王衍,字夷甫,西晋政治家,后因政治斗争被杀。
- 末路:晚年,生命的最后阶段。
- 宦情:做官的志趣、意愿。
翻译
霞光映照着青山,仿佛赤城一般,听说你已经归隐,辞去了世俗的名声。 半湖的残雨过后,彩虹的影子渐渐消失,几棵树在斜阳中,伴随着鸟儿的叫声。 在竹林下遇见僧人,便放下手杖行礼,穿过藤萝间,等待着客人,抱着琴行走。 平生我应该笑那王夷甫,到了晚年才说对官场不感兴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隐居山林的宁静画面,通过“霞映青山”、“归栖”、“虹影”、“斜阳”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诗中“竹下逢僧”、“抱琴行”等细节,进一步以僧侣和音乐为象征,强调了隐居生活的精神追求和内心的宁静。结尾处对王夷甫的提及,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选择的肯定,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淡漠和对隐逸生活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