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

· 高启
我昔在家日,有乐不自知。 及兹出门游,始复思往时。 贫贱为客难,寝食不获宜。 异乡寡俦侣,僮仆相拥持。 天性本至慵,强使赋再驰。 发言恐有忤,蹈足虑近危。 人生贵安逸,壮游亦奚为。 何当谢斯役,归守东冈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僮仆:仆人。
  • :懒惰。
  • :冒犯。
  • 蹈足:踏足,这里指行动。
  • 奚为:何为,为什么。
  • 谢斯役:辞去这项工作。
  • 东冈陂:东边的山坡和田地。

翻译

我以前在家的时候,享受着乐趣却并不自知。直到现在出门游历,才开始回忆起过去的日子。贫穷和卑微使得在外旅行变得艰难,连睡觉和吃饭都无法得到适当的安排。在异乡缺少朋友,只有仆人相伴。我的天性本来就很懒惰,却不得不强迫自己再次奔波。说话时担心会冒犯别人,行动时又担心会接近危险。人生贵在安逸,那么壮游又有什么意义呢?何时能够辞去这项工作,回到东边的山坡和田地守候。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安逸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游历生活的反思。诗中,“我昔在家日,有乐不自知”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无忧无虑生活的怀念,而“及兹出门游,始复思往时”则体现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过去的向往。通过对比在家与在外的不同境遇,诗人深刻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渴望和对游历生活的厌倦。最后,诗人希望能够辞去工作,回归自然,守候在东冈陂,这反映了他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