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姬墓

· 高启
梦别芙蓉殿头,断钗零落谁收? 土昏青镜忘晓,月冷珠襦恨秋。 麋鹿昔来废院,牛羊今上荒丘。 香魂若怨亡国,莫与西施共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琼姬墓:指琼姬的墓地,琼姬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女儿。
  • 芙蓉殿:古代宫殿的美称,这里指琼姬生前居住的宫殿。
  • 断钗:断裂的发钗,象征女子不幸或离散。
  • 土昏青镜:指墓地泥土覆盖,使得青铜镜变得昏暗,象征死亡和遗忘。
  • 珠襦:用珠子装饰的短衣,古代贵族女子的服饰。
  • 麋鹿:一种鹿类动物,这里用来形容墓地的荒凉。
  • 牛羊:指牛羊在墓地上放牧,进一步强调墓地的荒凉。
  • 香魂:指琼姬的灵魂。
  •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与吴王夫差有关联。

翻译

梦中告别了芙蓉殿的殿头,断裂的发钗零落,谁来收拾? 墓地的泥土使青铜镜变得昏暗,忘记了时间的流转,月光下,珠饰的短衣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冷清。 昔日的宫院如今成了麋鹿的栖息地,牛羊现在踏上了荒凉的墓丘。 如果琼姬的灵魂怨恨着亡国之痛,请不要让她与西施一同游荡。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琼姬墓地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现今荒凉的对比,以及对亡国之痛的哀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断钗”、“土昏青镜”、“月冷珠襦”,来强化这种对比和哀愁的氛围。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琼姬与西施的命运,暗示了琼姬对亡国的怨恨,以及她不愿与西施这样的美女共游,因为西施与吴国的灭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沉痛,是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