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丘大风尘

· 陆深
沙曲风尘冉冉高,行行偏念圣躬劳。 九天日月悬平野,万乘旌旗捲怒涛。 山势远随驯象辇,春光正满衮龙袍。 侍臣亦有扬雄赋,欲奏河东愧二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内丘:地名,今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
  • 大风尘:指风沙。
  • 冉冉:形容风沙慢慢升起的样子。
  • 圣躬:指皇帝的身体。
  • 九天:极高的天空。
  • 万乘:指皇帝的车驾。
  • 旌旗:旗帜的总称。
  • 怒涛:比喻旌旗翻卷的样子像汹涌的波涛。
  • 驯象辇:指皇帝乘坐的象车。
  • 衮龙袍:皇帝的礼服。
  • 扬雄赋:扬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此处指其作品。
  • 河东:地名,今山西省一带。
  • 二毛:指头发斑白,比喻年老。

翻译

沙尘随着风缓缓升起,越来越高,我行走在路上,心中不禁想到皇帝的辛劳。高高的天空下,日月光辉照耀着平原,皇帝的车驾和旌旗像怒涛一样翻卷。远处的山势随着皇帝的象车缓缓前行,春光正好,照耀在皇帝的龙袍上。作为侍臣,我也有扬雄那样的文采,想要献上我的赋文,但想到自己已是白发苍苍,不禁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内丘行进时所见的景象,通过风沙、日月、旌旗等自然和人文元素,表达了对皇帝辛劳的深切关怀和对自身年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九天日月悬平野”展现了壮阔的天地景象,“万乘旌旗捲怒涛”则生动描绘了皇帝出行的盛况。结尾处的“欲奏河东愧二毛”则透露出作者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与对年华老去的无奈,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