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石淙二首

· 陆深
入云袅袅石泉流,回首青山忆旧游。 天柱雪消银瀑下,海门日照紫烟浮。 即看鸟背三台路,疑有军声万里秋。 此地到江龙窟近,化为霖雨满神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淙:地名,指石间的水流。
  • 袅袅:形容烟雾缭绕或声音悠扬。
  • 天柱:神话中的山名,比喻高耸入云的山峰。
  • 银瀑:银色的瀑布,形容瀑布的壮观。
  • 海门:指海边的门户,比喻海边的景象。
  • 紫烟:紫色的烟雾,常用来形容仙境或神秘的景象。
  • 鸟背:比喻山峰高耸,如同鸟的背脊。
  • 三台路:指通往高处的路,三台是古代天文学中的一种星象,这里比喻高远。
  • 军声:军队的声音,这里指战争的声音。
  • 龙窟:龙的居所,比喻深邃神秘的地方。
  • 霖雨:连绵不断的雨,比喻恩泽。
  • 神州:指中国。

翻译

云雾缭绕中,石间的泉水缓缓流淌,回首望去,青山让我怀念起过去的游历。高耸入云的山峰上,雪融化成银色的瀑布倾泻而下,海边的门户在日光下,紫色的烟雾缭绕。眼前仿佛看到通往高处的山路,如同鸟的背脊,似乎能听到万里之外的战争声响。这个地方离江边的龙窟很近,仿佛能化为连绵不断的雨,滋润整个中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通过“石淙”、“天柱”、“银瀑”等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诗中“回首青山忆旧游”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游历的怀念。后两句通过“鸟背三台路”和“军声万里秋”的比喻,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战争的悲壮。结尾的“化为霖雨满神州”则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与美好祝愿。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