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秋况

蹉跎谁复问长安,九陌花光梦里看。 邦禁自宽愁酷吏,史宬多阙借稗官。 风流异代仍归晋,月旦何心冀识韩。 清誉几人终惠好,楚江回首溯鸡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
  • 九陌:指京城的大街小巷。
  • 邦禁:国家的禁令。
  • 史宬:古代收藏史书的地方。
  • :缺失。
  • 稗官:古代的小官,负责记录街谈巷语,后泛指小说或小说家。
  • 月旦:农历每月初一,也指评议人物。
  • 冀识韩:希望被韩愈这样的人所认识。韩愈,唐代文学家。
  • 惠好:恩惠,好处。
  • 楚江: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古楚国地区。
  • 鸡坛:指朋友相交的场所。

翻译

时光蹉跎,谁还会关心长安的繁华,只能在梦中看到京城的花光。 国家的禁令虽宽,却忧心于严酷的官吏,史馆中的史书多有缺失,只能借助于小说家的记载。 风流的时代已经异于往昔,归属于晋朝,人们评议人物时,又怎会希望被韩愈这样的大家所认识。 真正能得到清誉和好处的人有几个呢?回首楚江,追溯朋友相交的场所。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九陌花光梦里看”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而“邦禁自宽愁酷吏”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后两句通过对历史和人物评价的思考,抒发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个人境遇的无奈感慨。

区怀年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