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荅姚子明石屏歌

· 陆深
乾坤奇秀皆储精,老我俨山偏多情。 是中犹有爱石癖,一见奇石双眼明。 十年去国行八省,参谒咨请兼逢迎。 晚蒙圣恩召自蜀,置之金马白玉京。 晨趋黄扉暮紫闼,左图右史心无营。 赐金月俸有馀镪,买得一屏当座横。 人言此屏本无价,我亦得意还若惊。 烟云缥缈天台路,岩壑隐映芙蓉城。 瑶池东来降王母,仙掌擘出烦巨灵。 有时坐对一长啸,便觉毛骨随风轻。 滇南蒙段昔开国,此石充贡万里程。 携归东海添秀气,聊与平泉作后尘。 得君长歌更增重,五色光燄辉文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乾坤:天地。
  • 俨山:作者自号。
  • 参谒:拜见尊贵者。
  • 咨请:请教,请求。
  • 逢迎:迎接,接待。
  • 黄扉:指宫门。
  • 紫闼:指皇宫。
  • 无营:无所求。
  • 馀镪:多余的银两。
  • 烟云缥缈:形容景象模糊不清。
  • 天台路:指仙境之路。
  • 岩壑:山谷。
  • 芙蓉城:传说中的仙境。
  • 瑶池:神话中西王母的居所。
  • 仙掌:指仙人的手掌。
  • 擘出:分开,指出。
  • 巨灵:神话中的大力神。
  • 毛骨:指身体。
  • 滇南:云南南部。
  • 蒙段:指古代云南的统治者。
  • 充贡:作为贡品。
  • 平泉:指平坦的泉水,比喻平静美好的生活。
  • 文衡:指文学的衡量标准。

翻译

天地间的奇异秀丽都汇聚其精华,我这老者对俨山特别有感情。其中还有对石头的喜爱,一见到奇特的石头就眼前一亮。十年间游历了八个省份,拜见请教并接待了许多贵客。晚年蒙受圣恩从蜀地召回,安置在金马白玉的京城。早晨赶往宫门,晚上回到皇宫,身边有图书和史书,心中无所求。每月赐予的金银有余,买了一块屏风横放在座位前。人们说这块屏风原本无价,我也感到得意并有些惊讶。烟云缭绕的天台仙路,山谷中隐约可见的芙蓉城。瑶池东来,西王母降临,仙人的手掌分开,巨灵神也参与其中。有时坐下来对着它长啸,便觉得身体随着风轻轻飘动。云南南部的蒙段古国,这块石头曾作为贡品,经过万里路程。带回东海增添了秀气,只是为了与平泉相比。得到你的长歌更加珍贵,五色的光芒辉映着文学的衡量标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奇石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乾坤奇秀皆储精”一句,展现了作者对天地间奇异秀丽的敬畏与欣赏。通过描述自己对石头的喜爱、游历的经历以及对屏风的珍视,作者展现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的“烟云缥缈天台路”等句,以仙境般的景象,表达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想象力。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