俨山精舍晚意

· 陆深
风蝉咽翘林,江鸥泳别渚。 云霞变初秋,焦枯慰时雨。 岂乏凌冲志,蓬瀛渺何许。 兀坐当轩楹,凉飙满衣苧。 中炯常晏如,外纷亦屡拒。 会心适寡谐,顾影闻独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咽翘林:咽,指蝉鸣声低沉;翘,指蝉的翅膀。
  • 别渚: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别渚,指分别的小岛。
  • 焦枯:干枯,指植物因缺水而干枯。
  • 凌冲志:凌,超越;冲,冲动;志,志向。
  • 蓬瀛:神话中的仙境,指遥远的地方。
  • 兀坐:独自坐着。
  • 轩楹: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屋;楹,柱子。
  • 凉飙:飙,疾风;凉飙,凉爽的风。
  • 衣苧:苧,麻布;衣苧,指穿着麻布衣服。
  • 中炯:内心明亮。
  • 晏如:平静如常。
  • 外纷:外界的纷扰。
  • 会心:心领神会。
  • 寡谐:少有和谐。
  • 顾影:看着自己的影子。
  • 独语:自言自语。

翻译

风中的蝉在林中低沉地鸣叫,江边的鸥鸟在别离的小岛上游泳。 云霞在初秋时节变幻,干枯的植物因及时雨而得到慰藉。 虽然不乏超越和冲动的志向,但神话中的仙境蓬瀛又在哪里呢? 独自坐在有窗的小屋前的柱子旁,凉爽的风吹满了穿着麻布衣服的身体。 内心明亮而平静,外界的纷扰也屡次被拒绝。 心领神会却少有和谐,看着自己的影子自言自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秋日傍晚景象。诗人通过对风蝉、江鸥、云霞和时雨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沉思。诗中“岂乏凌冲志,蓬瀛渺何许”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远大理想的向往,又透露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无奈。结尾的“会心适寡谐,顾影闻独语”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和谐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