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山道中晚棹

· 陆深
洋洋水波逝,水钦川上怀。 遂将去齐鲁,明当度江淮。 远役谢尘鞅,高居理茅斋。 沙田二三顷,婉娈东海涯。 芳春景物丽,夕阳襟抱佳。 耕读有遗轨,长使愿无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洋洋:形容水波宽广无际的样子。
  • 水钦:水边,水畔。
  • 齐鲁:古代指今山东省一带,因春秋时期的齐国和鲁国而得名。
  • 江淮:指长江和淮河流域。
  • 尘鞅:尘世的束缚,比喻世俗的纷扰。
  • 茅斋:简陋的书房或居所。
  • 沙田:沙质的田地。
  • 婉娈:美好、温顺。
  • 芳春:春天,特指春光明媚的时节。
  • 襟抱:胸怀,抱负。
  • 遗轨:遗留下来的规范或传统。
  • 无乖:没有违背,保持一致。

翻译

水波宽广无际地流淌,我在水边怀念着远方。即将离开齐鲁之地,明天将穿越江淮流域。远离尘世的纷扰,我在高处整理我的茅屋。拥有二三顷沙质的田地,美好地坐落在东海之滨。春天景色美丽,夕阳下的心情也格外舒畅。耕作与读书有古人的传统,愿我始终不违背这份愿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离开齐鲁前往江淮的旅途中的所感所想。诗中,“洋洋水波逝”一句,既展现了水波的广阔,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波澜。通过对比尘世的纷扰与高居茅斋的宁静,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结尾的“耕读有遗轨,长使愿无乖”则体现了诗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尊重和对个人愿望的坚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