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永之

怜君方迁戍,况我婴愁疾。 一别若流云,相从竟何日。 生平托交游,弱冠弄篇帙。 书愿藏名山,功期铭石室。 安知事不就,跌宕情如一。 已矣复谁陈,今亦反蓬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迁戍(qiān shù):指被调派到边疆戍守。
  • 婴愁疾:指因忧愁而生病。
  •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 篇帙(piān zhì):指书籍或文章。
  • 藏名山:指将著作藏于名山,以传后世。
  • 功期铭石室:希望功绩能被刻在石室中,以示永久。
  • 跌宕(diē dàng):形容性格豪放不羁。
  • 反蓬筚(fǎn péng bì):指回归简朴的生活。

翻译

怜悯你正被调派到边疆戍守,何况我自己也因忧愁而生病。 一别之后如同流云,我们何时才能再次相聚? 一生中我们相互交往,年轻时一起研读书籍。 希望将著作藏于名山,期待功绩能被刻在石室中。 谁知事情未能如愿,我们依然保持着豪放不羁的性情。 算了吧,还能向谁诉说,现在我们都回归了简朴的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切同情与自身境遇的无奈。诗中,“怜君方迁戍,况我婴愁疾”直抒胸臆,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及自身的苦闷。后文通过对往昔共同读书、怀抱大志的回忆,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感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凸显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情怀。

高叔嗣

明河南祥符人,字子业。号苏门山人。嘉靖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改吏部。历稽勋郎中。出为山西左参政,断疑狱,人称为神。迁湖广按察使。卒官。少受知李梦阳,与马理、王道切磋文艺。有《苏门集》。 ► 1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