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祺公先生

七路关山险,藩侯清啸边。 翠屏开大漠,丹嶂夹高天。 一腋狐裘助,三杯剑术传。 同心兔丝草,岁晚更缠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路:指多条道路。
  • 藩侯:古代指边疆地区的诸侯或地方长官。
  • 清啸:清脆的啸声,这里指藩侯在边疆的豪迈之声。
  • 翠屏:形容山峦如翠色的屏风。
  • 大漠:广阔的沙漠。
  • 丹嶂:红色的山峰。
  • :腋下,这里指狐裘的边缘部分。
  • 三杯剑术传:指通过饮酒传授剑术,或指剑术高超,能以三杯酒的时间传授完毕。
  • 兔丝草:一种植物,这里比喻两人的友情如兔丝草般缠绵不断。
  • 岁晚:年末,这里指时间的流逝。
  • 缠绵:形容感情深厚,难以割舍。

翻译

七条险峻的山路,边疆的藩侯在清脆的啸声中。 翠绿的山峦如屏风般展开在大漠之上,红色的山峰夹峙着高远的天空。 一件狐裘的边缘部分为你助力,三杯酒间传授了剑术。 我们的友情如同兔丝草,随着岁月的流逝,更加缠绵不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疆的壮丽景色和藩侯的豪迈情怀,通过“翠屏”、“大漠”、“丹嶂”等意象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壮美。诗中“一腋狐裘助,三杯剑术传”巧妙地表达了友情与技艺的传承。结尾的“同心兔丝草,岁晚更缠绵”则深情地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时间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友情的无限珍视。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