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祺公先生

父老讴歌惜,关河节钺无。 安危谁可寄,出处道同孤。 露冷边庭草,霜啼宪府乌。 自今公宴罢,文采尽穷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讴歌:歌唱,赞美。
  • 关河:指边疆地区。
  • 节钺:古代授予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
  • 宪府:指御史台,古代的监察机构。
  • 文采:文学才华。

翻译

父老们歌唱着,惋惜地送别,边疆地区已无加重权力的标志。 谁能够寄托国家的安危,我们的道路同样孤独。 边疆的草地在寒冷的露水中,御史台的乌鸦在霜中啼叫。 从今以后,公宴结束了,文学才华也走到了尽头。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祺公先生离别的惋惜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通过“父老讴歌惜”和“关河节钺无”等句,描绘了边疆地区的荒凉和权力的缺失,而“安危谁可寄,出处道同孤”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最后两句“自今公宴罢,文采尽穷途”,则以文采的穷尽来象征个人命运的终结,表达了对未来的悲观和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