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蝉

梧桐一两叶,犹有暮蝉栖。 未忍辞风露,清泠只此溪。 声将泉水咽,影向月明低。 一片碧空外,行云更不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泠(qīng líng):清凉,冷清。
  • (yè):吞咽,这里指泉水声被秋蝉声所压抑。
  • 行云:飘动的云。

翻译

梧桐树上,仅剩一两片叶子,仍有暮蝉栖息。 它似乎不愿告别这风露,只愿在这清凉的溪边。 秋蝉的鸣声似乎让泉水都感到压抑,它的影子在明亮的月光下显得低沉。 一片碧空之外,飘动的云朵似乎也不再向西移动。

赏析

这首作品以秋蝉为主题,通过描绘梧桐叶落、暮蝉栖息的景象,表达了秋天的凄凉和生命的脆弱。诗中“清泠只此溪”一句,既描绘了溪水的清凉,也暗示了秋蝉的孤寂。后两句通过泉水声和月影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秋蝉的哀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