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张副使春

节旄零落尽,饥冻在辽西。 马赐单于弟,羊烹都尉妻。 雪填青海阔,天压拂庐低。 往日中郎将,艰贞与尔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节旄:古代官员出使时所持的符节,用以证明身份。
  • 辽西:地名,今辽宁省西部。
  • 单于:古代匈奴君主的称号。
  • 都尉:古代官名,相当于现代的郡守或县令。
  • 拂庐:古代匈奴的帐篷。
  • 中郎将:古代官名,属于中央的高级武官。
  • 艰贞:艰难而坚定不移。

翻译

节旄已经零落殆尽,饥寒交迫地困在辽西。 马匹被赐给了匈奴的单于之弟,羊被烹煮,都尉的妻子也难逃厄运。 大雪覆盖了辽阔的青海,天空低垂,仿佛压在匈奴的帐篷上。 回想往日的中郎将,他的艰难与坚定,与你们无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张副使在辽西的艰难处境,通过“节旄零落尽”、“饥冻在辽西”等词句,生动地传达了他的困苦和无助。诗中“马赐单于弟,羊烹都尉妻”揭示了当时战乱中的残酷现实,而“雪填青海阔,天压拂庐低”则以壮阔的自然景象,映衬出人物的孤独与渺小。最后,通过对比往日中郎将的艰贞,表达了诗人对张副使坚韧不拔精神的赞扬。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