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守风作

鹧鸪元有志,岂畏朔天寒。 日是罗浮早,花惟涨海丹。 将归儿女喜,未到水风难。 清绝高堂月,犹从梦里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鹧鸪(zhè gū):一种鸟类,常被用作诗中的意象。
  • 朔天:指北方的天空,这里指北方寒冷的气候。
  • 罗浮:山名,位于广东省,这里可能指罗浮山的早晨。
  • 涨海:指海水的涨潮。
  • :红色,这里形容花色鲜艳。
  • 高堂:指家中的长辈或家中重要的房间。

翻译

鹧鸪鸟本有坚定的志向,岂会畏惧北方寒冷的天空。 太阳似乎比罗浮山的早晨还要早,花儿只有涨潮的海水般鲜红。 即将归家的儿女们欣喜,但未到家的路上水风依旧艰难。 家中高堂的月光清冷至极,仍然从梦中窥见。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鹧鸪鸟的形象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旅途艰难的感慨。诗中“鹧鸪元有志,岂畏朔天寒”展现了鹧鸪鸟的坚韧和志向,同时也隐喻了作者的坚定意志。后文通过对罗浮山早晨和涨海红花的描绘,进一步以自然之美映衬归家之喜。结尾的“高堂月”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家的思念,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