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江夜行作

江天寒色惨,初月不成黄。 未夕已生雾,将春始有霜。 无能酬父老,不敢忆家乡。 终岁劳军事,徒令白发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昭江: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广西昭平县一带的江河。
  • :凄凉,悲惨。
  • 初月:新月,月初的月亮。
  • 不成黄:指月亮不圆,颜色不黄,形容月色昏暗。
  • 未夕:傍晚之前。
  • 将春:即将到来的春天。
  • 无能:没有能力。
  • :报答。
  • 父老:家乡的老人,泛指家乡的百姓。
  • :思念。
  • 终岁:整年。
  • :辛苦。
  • 军事:军事活动。
  • :仅仅,白白地。
  • 白发长:指因忧愁或劳累而使白发增多。

翻译

江天寒气凄凉,初升的月亮昏暗不明,不成黄色。 傍晚未至,雾气已生,春天将至,却已有霜。 我没有能力报答家乡的父老,也不敢思念家乡。 整年忙于军事,白白地让白发增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昭江夜行时的凄凉景象和内心的苦闷。诗中,“江天寒色惨,初月不成黄”以景入情,通过描绘昏暗的月色和凄凉的寒气,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后句“未夕已生雾,将春始有霜”进一步以自然景象的反常来暗示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忧虑。诗的最后两句“无能酬父老,不敢忆家乡。终岁劳军事,徒令白发长”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常年征战而无法报答家乡父老,又因思念家乡而心生愧疚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