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祠

天南临海郡,汉代伏波祠。 铜柱勋长在,明珠谤不辞。 马流遗子姓,交阯奉旌旗。 此日云台业,扶风更有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伏波祠:纪念汉代名将马援的祠堂。马援被封为伏波将军。
  • 天南:指南方,这里特指岭南地区。
  • 临海郡:古代地名,位于今广东省境内。
  • 铜柱:马援在征讨交阯时,曾立铜柱以表功。
  • 明珠谤:指马援因明珠被诬陷的事情。
  • 马流:传说中马援的后代,因避难而流亡。
  • 交阯:古代地名,位于今越南北部。
  • 旌旗:旗帜,常用来象征军队的威严和指挥权。
  • 云台:汉代宫中的高台,后用来指代朝廷或国家。
  • 扶风:马援的封号,这里代指马援。

翻译

在南方的海边郡县,有一座汉代纪念伏波将军马援的祠堂。 他立下的铜柱功勋长存,即使因明珠被诬陷也不退缩。 传说中马援的后代流亡至此,交阯地区依然尊奉他的旗帜。 如今在朝廷的功业中,还有谁能像扶风将军马援那样杰出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汉代名将马援的纪念,表达了对英雄功勋的赞颂和对历史的缅怀。诗中提到的“铜柱”和“明珠谤”都是马援生平的重要事迹,体现了他的功绩和遭遇。末句“此日云台业,扶风更有谁”则寄寓了对当代英雄的期待和对历史英雄的敬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