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广东陈督学册子

斯道濂溪后,江门是大宗。 今君至南越,何以起文恭。 玉振微言在,苔生古路封。 楚云台咫尺,几杖愿相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斯道:此道,指儒家的道统。
  • 濂溪:指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因其号濂溪,故称。
  • 江门:指明代儒学家陈献章,因其为广东江门人,故称。
  • 大宗:主要的宗派或流派。
  • 南越:古代对广东一带的称呼。
  • 文恭:指陈献章,因其谥号文恭,故称。
  • 玉振:比喻美好的声誉或文辞。
  • 微言:精微的言辞,指深奥的道理。
  • 苔生古路封:比喻古道荒废,无人问津。
  • 楚云台:指楚地的云台,云台是汉代宫中高台,这里借指高远的学问或境界。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几杖:古代老人扶持行走的工具,这里借指跟随学习。

翻译

在濂溪周敦颐之后,江门的陈献章是儒家道统的主要继承者。 如今您来到南越之地,如何能够振兴陈文恭的学问呢? 您美好的声誉和精深的言辞犹在,但古道却已荒废,无人问津。 楚地的云台近在咫尺,我愿意像扶持行走的几杖一样,跟随您学习。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广东陈督学(陈献章)学问的尊崇和对学问传承的期望。诗中,“斯道濂溪后,江门是大宗”一句,既肯定了陈献章在儒家道统中的地位,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后几句则通过比喻和象征,如“玉振微言在”、“苔生古路封”,形象地描绘了学问的深邃与传承的艰难,同时“楚云台咫尺,几杖愿相从”则抒发了作者愿意追随学习的决心和愿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先贤的敬仰。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