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谒陶桓公祠
我航东汇泽,来拜陶公祠。
英灵邈千古,犹系吾人思。
公才不世出,幼学多师资。
时衰领重镇,光辉动旌旗。
大哉砥柱力,江汉如潢池。
公生清谈后,惟勤禹为师。
运甓投博具,举措非徒为。
道积业可大,所志在济时。
挥霍掣雷电,呼吸飞云霓。
公在国与立,桓文下风斯。
进退自明正,陋者徒生疑。
孙曾志公志,痛恨晋祚移。
一辞谢世事,采菊忘东篱。
公心愈表表,后哲谅有知。
鄱湖水浩渺,公神亦随之。
醴牲岁复岁,乾坤以为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汇泽:指都昌县,因其位于鄱阳湖东岸,故称。
- 陶公祠:为纪念东晋名将陶侃而建的祠堂。
- 英灵:指陶侃的英魂。
- 邈:遥远。
- 禹:大禹,古代治水英雄。
- 运甓投博具:指陶侃勤于政务,不事游戏。
- 举措:行动,行为。
- 济时:救时,指挽救时局。
- 挥霍掣雷电:形容行动迅速,有如雷电。
- 呼吸飞云霓:形容气度非凡,有如云霓。
- 桓文:指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和晋文公,两位都是著名的霸主。
- 下风:比喻处于劣势。
- 晋祚移:指晋朝的衰落。
- 表表:显著,突出。
- 鄱湖:即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 醴牲:祭祀用的美酒和牺牲。
翻译
我乘船来到东汇泽,前来拜谒陶公祠。陶公的英灵虽已远去千年,但他的精神仍牵动着我们的思念。陶公的才华非凡,自幼便受到多位名师的教导。当时世道衰微,他担任重镇的领导,其光辉照耀着旌旗。他的力量如同砥柱,江汉之水在他面前如同小池。陶公生于清谈之后,却以大禹为榜样,勤奋治国。他运筹帷幄,不事游戏,其行动绝非无的放矢。他的道业积累深厚,志在挽救时局。他的行动迅速如雷电,气度非凡如云霓。陶公在世时,国家得以稳固,即使是春秋时期的霸主齐桓公和晋文公也难以匹敌。他的进退自有明正之道,而那些浅陋之人只会生疑。陶公的子孙继承了他的志向,痛恨晋朝的衰落。他辞去世事,隐居采菊,忘却了东篱。陶公的心志愈发显著,后世的哲人定能理解。鄱阳湖水浩渺,陶公的神灵也随波逐流。每年我们用美酒和牺牲祭祀他,天地为证,永世不忘。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东晋名将陶侃的深切敬仰和怀念。诗中,“我航东汇泽,来拜陶公祠”直接点明了主题,随后的诗句则通过描绘陶侃的才华、勤政、救时之志以及其子孙的继承,展现了陶侃的伟大形象。诗人通过对陶侃的赞颂,表达了对那个时代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历史英雄的深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