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
昔闻砥柱黄河中,万古坐镇狂澜东。
小孤乃是江砥柱,特起不与群山同。
群山随江挺奔马,爱此石笋凌苍穹。
孤哉孤哉本天造,一任巨浪乘长风。
节宣夙受神禹戒,滔滔不碍江朝宗。
我来信宿彭泽下,咫尺仰望天妃宫。
翠烟霏霏落杯酒,千帆阅尽澄潭空。
举杯酹江江日红,隔江缥缈留青峰。
便当载笔赋东海,三山点破云冥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砥柱:原指黄河中的岩石,比喻能担当重任、支撑大局的人或事物。
- 节宣:节制和宣泄,这里指水流的调节。
- 神禹:即大禹,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 彭泽:地名,位于江西省。
- 天妃宫:供奉天妃(妈祖)的庙宇。
- 酹(lèi):以酒浇地,表示祭奠。
- 缥缈(piāo miǎo):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三山:神话中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
翻译
昔日听说黄河中有砥柱,万古以来镇守着东去的狂澜。小孤山就像是江中的砥柱,独特地崛起,与众山不同。群山随着江水奔腾如马,我喜爱这如石笋般耸立于苍穹的景象。孤独啊孤独,本是天造地设,任凭巨浪乘着长风。水流的调节早已受到大禹的教诲,滔滔江水不会阻碍江河归向大海。我来到彭泽下宿留,仰望天妃宫,近在咫尺。翠烟轻轻落在杯中的酒上,千帆过尽,澄澈的潭水显得空旷。举杯祭奠江水,江面映着红日,隔江望去,青峰隐约留存。便应当载笔赋诗于东海,三座仙山点破云雾,显得朦胧。
赏析
这首作品以小孤山为题材,通过对比黄河中的砥柱与江中的小孤山,赞美了小孤山的独特与雄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群山随江挺奔马”、“石笋凌苍穹”,形象地描绘了山川的壮丽。同时,诗人通过对大禹治水传说的引用,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历史英雄的缅怀。结尾处,诗人以神话中的三山为背景,寄托了自己对东海的向往和对仙境的遐想,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