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秋日用韩韵

· 邵宝
不雨已数日,萧萧叶声乾。 青青独可爱,庭下群琅玕。 阴云何处来,与雾昼作团。 驱瘴无妙术,只在心气安。 古井湛止水,安从起波澜。 焚香坐数息,日月通泥丸。 江浅舟可放,喜谢山中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琅玕 (láng gān):指美玉或竹子。
  • (zhàn):清澈。
  • 泥丸 (ní wán):指人体头顶的穴位,也比喻为头脑。

翻译

已经好几天没有下雨了,树叶在萧萧声中显得干燥。唯独青翠的竹子显得格外可爱,它们在庭院下成群生长。阴云不知从何处飘来,与雾气在白天交织成团。驱散瘴气没有特别的技巧,关键在于保持心气的安宁。古井中的水清澈静止,哪里会有波澜呢?点燃香炉,静坐调息,感觉日月之光似乎通达了头脑。江水浅了,可以放下船只航行,我高兴地告别了山中的马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日宜黄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诗中,“萧萧叶声乾”和“青青独可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表现了秋日的干燥,后者则赞美了竹子的青翠。阴云与雾气的描写增添了一丝神秘感,而“驱瘴无妙术,只在心气安”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和的重视。最后,诗人通过“江浅舟可放”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顺应和对新旅程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邵宝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国贤,号二泉。成化二十年进士,授许州知州,躬课农桑,仿朱熹社仓,立积散法。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教人以致知力行为本,革数十年不葬亲之俗,奏请停开银矿。宁王朱宸濠索诗文,峻却之。正德四年迁右副御史,总督漕运,忤刘瑾,勒致仕。瑾诛,升户部右侍郎,拜南礼部尚书,恳辞。诗文以李东阳为宗。谥文庄,学者称二泉先生。有《漕政举要》、《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