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先僧送泉水

· 邵宝
泉斋爱泉如爱玉,每向名山观未足。 长言世味无此真,俗客浪誇鱼我欲。 匡庐瀑布故有名,几回坐饮龙池清。 不知泉亦我知否,我独与泉如结盟。 兹行未暇登山寺,远汲双瓶解焦思。 老僧闻我送茶来,笑揖山灵谢珍赐。 剩携阳羡新春芽,夜烹落尽青灯花。 吾泉在惠久能味,岂以异好成遗遐。 相将一椀复一椀,此味天教吾辈管。 明朝西望双虹垂,放笔大书湖水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匡庐:即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 龙池:庐山的一个景点,以清澈的泉水著称。
  • 阳羡:地名,今江苏宜兴,以产茶闻名。
  • 新春芽:指新采摘的茶叶。
  • 青灯花:指油灯的灯花,这里比喻夜晚烹茶的情景。
  • 惠:指恩惠,这里指泉水的恩惠。
  • 遗遐:遗留下来,长久存在。
  • 相将:互相陪伴。
  • 双虹垂:形容泉水像彩虹一样美丽。

翻译

泉斋喜爱泉水如同珍爱美玉,每次向名山探寻总觉不够。 长言世间滋味无此真实,俗客轻夸鱼我之欲。 庐山瀑布本就闻名,几回坐饮龙池之清泉。 不知泉水是否也了解我,我独与泉水如同结下盟约。 此行未及登山寺,远汲双瓶以解焦思。 老僧闻我送茶来,笑着向山灵致谢珍赐。 携带阳羡新采的春茶,夜烹落尽青灯花。 我的泉水在惠州久能品味,岂因异好而成遗留。 相互陪伴一碗又一碗,此味天命吾辈管理。 明朝西望双虹垂,放笔大书湖水满。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泉水的深厚情感,将其比作珍爱的玉石,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追求。诗中,“匡庐瀑布”、“龙池”等庐山名胜的描绘,增添了诗意的美感。通过与泉水的“结盟”比喻,展现了作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结尾的“双虹垂”和“湖水满”则以壮丽的景象,抒发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邵宝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国贤,号二泉。成化二十年进士,授许州知州,躬课农桑,仿朱熹社仓,立积散法。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教人以致知力行为本,革数十年不葬亲之俗,奏请停开银矿。宁王朱宸濠索诗文,峻却之。正德四年迁右副御史,总督漕运,忤刘瑾,勒致仕。瑾诛,升户部右侍郎,拜南礼部尚书,恳辞。诗文以李东阳为宗。谥文庄,学者称二泉先生。有《漕政举要》、《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