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出关

一出悽惶岭,辽西总是山。 柳分蒙古界,花合武宁关。 去国身虽老,忧边意未閒。 风霜殊惨淡,莫令损容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悽惶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辽西一带的山岭。
  • 辽西:古代地理名词,指今辽宁省西部地区。
  • 蒙古界:指蒙古族居住的地区边界。
  • 武宁关:古代关隘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位于辽西地区。
  • 忧边意:担忧边疆安全的情感。
  • :同“闲”,空闲,停止。
  • 惨淡:形容景象或气氛凄凉、暗淡。

翻译

一离开悽惶岭,辽西到处都是山。 柳树分隔着蒙古的边界,花儿连接着武宁关。 离开国家的身体虽然老了,但担忧边疆的心情从未停止。 风霜中的景象异常凄凉,不要让它们损害了你的容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离别时的深情与对边疆的忧虑。诗人通过“悽惶岭”、“辽西”、“蒙古界”、“武宁关”等地理名词,勾勒出一幅边疆的苍凉画面。诗中“去国身虽老,忧边意未閒”表达了诗人虽年老体衰,但对国家边疆安全的担忧从未减少。结尾的“风霜殊惨淡,莫令损容颜”则是对离别之人的深情叮嘱,希望他在艰苦的环境中保重自己,不要让风霜侵蚀了容颜。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辽阔,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友人的双重关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