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寺听泉

一峰流未远,已作数峰声。 月向秋光冷,天从夜气生。 潺潺当峡口,滴滴到江城。 石畔终宵坐,禅扉掩未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潺潺 (chán chán):形容水流声。
  • 滴滴:形容水滴声。
  • 禅扉 (chán fēi):禅室的门。

翻译

一座山峰的溪流还未流远,就已经发出了数座山峰的声音。 月亮在秋天的光芒中显得冷清,天空在夜气中渐渐升起。 溪水潺潺地流过峡口,水滴滴滴地到达江城。 我整夜坐在石头旁,禅室的门还未关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灵山寺听泉的静谧夜晚。诗人通过细腻的听觉描写,将山泉的声音与秋夜的月光、夜气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中的“潺潺”和“滴滴”生动地描绘了水声,而“月向秋光冷”则传达了秋夜的清凉与宁静。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这自然之声中的禅意,禅扉未掩,象征着心灵的敞开与宁静。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刻体验。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