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州杂诗

白龙池最大,百里尽珠胎。 赤子兵频弄,红夷舶恐来。 边墙殊未筑,海界已先开。 此地成云朔,劳君鼓角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龙池:此处指廉州(今广西合浦)的一个大池塘,因传说中有白龙出没而得名。
  • 珠胎:指珍珠,因为合浦以产珍珠闻名。
  • 赤子:指百姓,这里特指当地的居民。
  • 红夷:古代对西方人的称呼,这里可能指外国商人或侵略者。
  • :指大船,这里特指外国船只。
  • 边墙:指边境的防御工事。
  • 海界:指海上的边界。
  • 云朔:指边疆地区,云指云南,朔指北方,这里泛指边远之地。
  • 鼓角哀:鼓角是古代军中用来发号施令的乐器,哀指悲壮的气氛。

翻译

白龙池是最大的,百里之内尽是珍珠的孕育之地。 当地的百姓频繁地被战乱所困扰,而外国的船只恐怕也会来此。 边境的防御工事还未建成,海上的边界却已先被侵犯。 这个地方成了边疆之地,劳烦你用鼓角表达哀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廉州地区的边疆景象,通过“白龙池”和“珠胎”展现了当地的自然特色和经济资源。诗中“赤子兵频弄,红夷舶恐来”反映了当地百姓因战乱而受苦,同时担忧外来侵略。最后两句“边墙殊未筑,海界已先开”和“此地成云朔,劳君鼓角哀”则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安全和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对边疆将士的同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